油焖春笋的由来(春笋的由来与故事)
hello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油焖春笋的由来(春笋的由来与故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油焖春笋的由来(春笋的由来与故事)
春天是大自然的复苏季节,大地重新回到活力四溢的状态。此时,一种嫩绿的植物开始冒出地面,那就是春笋。春笋形态各异,质地鲜嫩,风味独特,因此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在众多的春笋菜品中,油焖春笋无疑是最经典的一道。
油焖春笋的由来要追溯到古代。相传,在古代的某个春天里,江南一带出现了一场大旱。连绵的干旱天气使得花果树木无法开花结果,人们的粮食日渐匮乏。人们在寻找食物时,发现了一种嫩绿的植物——春笋。春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因此成为了当地人们的救命稻草。
为了能够更好地品尝到春笋的美味,人们开始琢磨如何加工烹饪。在不断尝试中,人们发现用油炖煮春笋最能保持它的鲜嫩口感和原汁原味。于是,油焖春笋这道独特的菜品应运而生。
制作油焖春笋并不复杂,首先将新鲜的春笋修整干净,切成均匀的薄片,然后用油炸至微黄。取出沥干油后,再用锅烧热油,放入葱、姜、蒜爆炒出香味,然后加入适量的盐、糖、酱油、料酒等调料,再放入炸好的春笋翻炒均匀,最后用小火闷煮片刻,等到春笋鲜嫩入味即可。
品尝油焖春笋,你会发现吃到嘴里的春笋鲜嫩多汁,脆嫩可口,香气四溢。这道菜品不仅承载了春笋的清香,也代表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激和对生活的珍惜。
油焖春笋不仅仅是一道美味的菜品,更是一种传承和回忆。每当春笋初生,人们便会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尝这道美味佳肴,讲述着春笋的由来与故事,感叹着大自然的神奇。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油焖春笋都是人们春天的美味享受。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让我们一起品味油焖春笋的鲜美,感受春天的滋味吧!
油焖春笋的由来(春笋的由来与故事)
油焖春笋”是一道特色传统风味菜肴,属浙菜系。它选用清明前后出土的嫩春笋,以重油、重糖烹制而成,色泽红亮,鲜嫩爽口,鲜咸而带甜味,百吃不厌。1956年被浙江省认定为36 种杭州名菜之一,2012年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系列美食之一。油焖春笋
主料:春笋500克配料:葱姜调料:植物油、酱油20g、老抽3g、黄酒15g、清汤(水)、白糖10g、盐、味精、水淀粉、香油制作过程1、选取清明前后的嫩春笋,洗净,纵划一刀,剥去笋衣,去除底部老根部分。2、把剥好的春笋纵切,用刀拍松,切成寸条。3、锅内倒入足量植物油,烧至二三成热,倒入春笋条,炸至略呈微黄,捞出控油。4、锅内留少许底油,下入葱姜末爆香,调入酱油炒香,倒入笋条翻炒均匀,烹黄酒出香,倒入2勺清汤(水),调入白糖、味精、盐,大火焖约5分钟,调入适量老抽调色,淋入适量水淀粉,勾薄层芡汁,淋香油,油焖春笋即完成了。
油焖春笋的由来和典故
"油焖春笋"是一道汉族传统风味菜肴,属浙菜系。它选用清明前后出土的嫩春笋,以重油、重糖烹制而成,色泽红亮,鲜嫩爽口,鲜咸而带甜味,百吃不厌。
竹笋,别名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油焖春笋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毛竹、早竹等散生型竹种的地下茎入土较深,竹鞭和笋芽借土层保护,冬季不易受冻害,出笋期主要在春季。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
春笋味道清淡鲜嫩,营养丰富。含有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纤维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所以春笋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纤维素的营养美食。春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现代医学证实,吃笋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春笋名字的由来
而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颇有讲究的,啥叫“腌笃鲜”?“腌”就是咸肉,“笃”则是吴语里一个特有的说法,意思是“小火慢炖”,“鲜”既是味道鲜美的意思,也可以说是鲜肉、嫩笋。“腌笃鲜”就是...
春笋的由来与故事
立夏时节,正是我国南部地区山上竹笋的盛产期。在我国南部地区,特别是浙江、湖南一带,流行“立夏吃笋”的习俗。 一、“立夏吃笋”的由来立夏吃笋的习俗源自于南方山区一带。其吃笋习俗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地山区盛产竹笋,每当立夏到来之际,遍地竹笋等待采摘;二是源于当地山农的体力劳动之需。竹笋含有丰富的营养,古人称竹笋为“竹之胎也”,此时吃竹笋有利于补充体力,为即将到来的山上劳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地人认为,吃了竹笋可以补充脚力,称之为“健脚笋”。二、“立夏吃笋”的典故在浙江一带,流传着“罗隐摸骨”的典故,认为“立夏吃笋”习俗与唐代诗人罗隐有关。罗隐( 833—909)的唐代诗人,今浙江富阳新登人。他从小就很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年轻时就中了秀才,人们都叫他罗隐秀才。后来,他很不得志,常往返于昌化山间,以乞讨度日,连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有一天,他来到天目山下石门的地方。在崎岖的山路上,他实在走不动了,就躺在山间。此时,他肚子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地找到竹笋来煮食充饥。吃了竹笋,他不仅肚子不饿,人也精神了,脚骨也硬挺了。当人们问起他时,他说是吃了山间笋的缘故。于是,吃笋能使人脚筋骨刚挺的消息就传开了。三、“立夏吃笋”的寓意从上面所述的来历与故事看来,南方山区一带的人们立夏吃笋是包含了美好寓意的。立夏吃笋应该是体现了人们对健康体魄、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追求。山区人劳动要爬山,对体力要去很高,特别是对腰板、脚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山间的竹竿刚直挺硬,而竹由笋始,乡下农民就以为吃了立夏笋,脚筋骨就能同竹竿一样刚挺。他们称之为“健脚笋”。可见,竹笋象征着强筋健骨,立夏吃笋表达了人们祈求健壮的美好愿望。湖南炎陵一带还流行这样谚语:“立夏不吃笋,齐(站)都齐(站)不稳。”意思是立夏这天没有吃小竹笋,人站都站不稳。可见人们对立夏吃笋的重视。 四、“立夏吃笋”吃法举例经过长期实践,人们发现了竹笋对人体的帮助。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竹笋有多种维生素,还有淀粉、纤维素、水分等,对人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浙江宁波:立夏吃笋。立夏时节,山上小竹笋已经出土,鲜嫩可口,人们称笋能拄脚骨,所以这天都要烧笋吃,烧脚骨笋也方便,将笋截一两寸许,用油煸炒后,与放上酱、糖、酒、醋等佐料烧熟即成。湖南炎陵:立夏这一天,人们便要进山去拔一把小竹笋回来炒鸡蛋或炒酸菜吃。湖南的湘中、湘西等地:立夏正是漫山遍野长竹笋的季节,人们习惯于吃笋子炒肉,鲜笋、干笋均可,鲜肉、腊肉不拘,名为“助力”,亦称“接力”。当地有“吃了立夏笋,两脚打得墩”“立夏不吃笋,瘦得光梗梗”谚语。 浙江上虞、新昌、嵊县:立夏吃笋,可以健脚,称“健脚笋”。“健脚笋”可剥去笋壳,整支煮熟;也可带壳整支煮熟,边吃边剥笋壳。安徽黄山:立夏吃笋撑腰、吃茶解暑。就介绍这么多了。看完这个介绍,你是不是也有到山区一尝新鲜的冲动呢!
说一说春笋风名字的由来
春笋真的是我 美食 名单中的前十了!这个季节不吃春笋真的太亏了~但是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笋吃多了会湿(广东人对于吃真的特别讲究,吃了湿气重的东西,也要整一个祛湿汤来调理回去~),反正就是对于吃总有阴阳平衡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春笋,我保持的观念都是先破坏后治理,因为那个味道实在太鲜嫩了!下面来看一下都有哪些~ 根据采集的季节,竹笋可以分为春笋、冬笋、鞭笋。 春笋:2月-6月 种类非常多,一般来说2月-6月份上市的竹笋都可称为春笋。立春后采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又被称为“山八珍”,炒、炖、煮、焖、煨等皆成佳肴。 冬笋:约10月-次年春节前 特指冬季尚未出土的毛竹笋,因为 只有毛竹才会有冬笋,其它品种的竹子都没有 。冬笋的生长时间从头年约10月到春节前,是由毛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未出土,笋尖肉质柔嫩,清脆爽口。笋衣薄而柔滑,适宜蒸、煮。其它部位肉厚味甘,红烧、炖汤最佳。 鞭笋:5月-10月 又称鞭梢、笋鞭、边笋,是各类食用竹类夏季和秋季生长的竹鞭梢。产季为每年5月到10月,笋型细长,状如马鞭,因而得名。鞭笋味道鲜美,但产量极低。 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 按照品种来分类:毛竹笋、麻竹笋、箭竹笋、雷竹笋、红壳笋、龙须笋、笔头笋、鳗笋、篱笆笋、慈竹笋、石笋、绿竹笋、桂竹笋、哺鸡竹笋、刚竹笋、苦竹笋、方竹笋、毛金竹笋、甜龙竹笋等等,mum~太多了,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 1、毛竹笋 : 产地分布最广,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可以看到它们。笋期长,产量高,在各类竹笋中所占比重最大。 春笋:3月-5月出土; 冬笋:约10月至次年春节前,尚在在土中的毛笋; 鞭笋:6~9月间,挖取鞭梢幼嫩部分。 所以,毛竹几乎一年四季均可产笋。 2、雷竹笋 雷竹笋是雷竹的笋,雷竹又名早竹、早园竹,别名雷公竹,由于早春打雷即出笋。是春笋市场上最早上市的笋种。具有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等特点。 笋期:2月初-4月中旬,笋期60-70天。秋笋10-12月出笋。味道鲜美,甘甜脆嫩,出肉率高达70%。 3、苦竹笋 一款特别另类的笋。 笋期:比一般的春笋和野生细笋要晚半个月左右。 新鲜的苦竹笋味道是极苦的。这也是它苦笋这个名字的由来。 苦笋的口感在众多笋类中是最嫩的 。对于喜欢“吃苦”的人来说,苦笋无异于人间美味,脆中带苦,苦中回甜,又嫩又脆。煎炒凉拌、苦竹笋烧牛肉或者烧排骨都很美味。 而且苦过之后,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4、红壳笋 红壳笋由于笋壳为红色而得名。 笋期:基本上是4月中旬到5月中旬 红壳笋是雷笋之外栽培最多的食用笋,食用期正好和雷笋接上。它们质地洁白,肉质鲜嫩,清香纯正,营养丰富。笋的个头较大,肉质也后,口感在雷笋之上。 5、箭竹笋 对于箭竹笋,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它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最喜欢的 美食 。外脆里嫩,多汁爽滑,略带笋子特有的苦味。因常年供给大熊猫,产量极其稀少,每年采摘量不到一般竹笋的百分之一,只供少数人群食用。 6、龙须笋 又名珍笋、雪花笋,其竹主要为冷竹, 生长在峨眉山脉海拔2000米左右的野生丛林中,在10℃左右的环境中生长,无污染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被称为“山珍”。 采摘后将之加工成一束束细如针状的笋丝,所以才叫龙须笋。市面上常见的是已经做成的笋干。 7、慈竹笋 笋期:8月下旬-9月中旬 又称“慈笋”、“八月笋”。分布于我国西南各地。 四川分布极广,而以川南各地和乐山地区出产最多 。 慈竹笋是夏季时令笋蔬之一。 慈竹笋是一种非常鲜美,非常好吃的笋中上品,但是笋中含有大量的苦瓜素,苦如黄连,只有烹饪得法,苦才会转换成鲜,并且非常鲜,但是如果烹饪不当,就只能当黄连吃了啊~ 8、石笋 笋期:4月初就陆续开始出土,到4月中旬就全盛了 石笋是食用最多的野生笋之一,也是野生笋中笋期相对较早的。 石笋肉质十分鲜美,用其做的笋干是笋干中的极品,比一般的笋干都要软,要鲜,更没有那种刺喉的味道,蒸煮炒都可以。 9、绿竹笋 笋期:6-8月是盛产期 绿竹笋是绿竹产出的竹笋,因形如马蹄,又被称为“马蹄笋”, 肉质相当鲜嫩。笋型呈牛角弯曲,且越弯的绿竹笋越鲜美,表皮光滑无绒毛,体型较小。绿竹笋壳薄肉厚、洁白嫩脆、鲜甜可口、风味独特, 在市面上是最贵的一种竹笋,肉质非常鲜嫩,大都直接煮熟后作凉拌食用。 10、方竹笋 方竹主要生长在海拔1400米至2500米的高原山区 ,形呈四方,有棱有角,其笋不发于春而茂于秋,是吸大自然之灵气生长而成的稀有之物。 在全世界仅产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国家级原始生态自然保护区和贵州桐梓县箐坝山、柏芷山等地 ,以其特有的鲜、香、嫩、脆品质举世闻名,成为一道当之无愧、独具特色的地方特产,被世人喻为“笋中之王”、“竹笋之冠”。 11、甜龙竹笋 论起鲜甜味,甜龙竹笋是首选。甜龙竹,竹如其名,长得高大威猛,最高可达27米,那可是9层楼房的高度。成体有如此身姿,笋子自然也不小,一个就可以称上两三斤。这种笋本身就是甜的。不用加任何配料,清炒就足够鲜甜。 就先介绍这么多,下面看一下春笋怎么挑~ 挑选春笋时,有“四看”要留神。 1、笋壳 一般以嫩黄色为佳,因为未完全长出土层或刚长出的竹笋壳常为黄色,其笋肉特别鲜嫩。 2、笋肉 颜色越白则越脆嫩,笋肉黄色者质量次之,绿色的则质量较差。 3、笋节 鲜笋的节与节之间越是紧密,则其肉质也就越为细嫩。 4、笋体 蔸大尾小的笋肉多壳少,且味道尤为脆甜鲜嫩。 春笋的食法很多,素有“荤素百搭”的盛誉! 春笋,炒、烧、煮、煨、炖等皆可,因其各个部位鲜嫩程度不同,可分档食用。 春笋各部份做法: 底部: 笋肉偏白,且笋节较稀疏部分属于根部,相对比较老,适合煮、蒸、煨。 中间部分: 笋节紧密,颜色偏嫩黄,则口感脆,适合切片或切丝,做份清炒笋片或者油焖笋都很可口。 头部笋尖: 最精华的部分,最为鲜嫩,拿来清炒,清甜味鲜,作为丸子、馅心的配料则清脆可口。 材料: 步骤: 1、这里选用的是临安雷笋 2、因为买的比较多,为了防止笋变老,所以一次性处理 3、笋屁股切掉后,对半切开,焯水3-5分钟,去除苦水。捞起来放凉后,可以分成几小袋,分别放入冷藏和冷冻。(冷冻的只适合做汤) 4、取2根笋,切成长条形。 5、再来点青椒和黄椒(不吃辣也可以换成彩椒) 6、起锅不放油,先把笋的水份炒干。 7、水炒干后,锅中倒入适量油。 8、翻炒几下后,加入辣椒,盐、糖、生抽各一勺(喜欢耗油的也可以加一勺耗油)。辣椒炒至断生就可以起锅装盘啦… 9、春天就要吃春笋哦! 小贴士: 这一版是属于少油的,比较 健康 ,吃起来也没那么多负担。喜欢油多的话可以尝试油焖笋哦!也很美味!坐上穿梭机,快速查看油焖笋怎么做:这款油焖笋,好吃到尖叫
今天的关于油焖春笋的由来(春笋的由来与故事)的知识介绍就讲到这里,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油焖春笋的由来(春笋的由来与故事)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