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起源地
hello大家好,我是本站的小编子芊,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徽菜起源地,徽菜的由来简介的相关知识,希望能解决您的疑问,我们的知识点较多,篇幅较长,还希望您耐心阅读,如果有讲得不对的地方,您也可以向我们反馈,我们及时修正,如果能帮助到您,也请你收藏本站,谢谢您的支持!
徽菜起源地,徽菜的由来简介
徽菜,是中国传统菜系之一,以安徽省为起源地,素有“徽州八绝”之称。徽菜独特的风味,独具一格的烹饪技法和艺术性的摆盘方式,使其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瑰宝。
徽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徽州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人才云集,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食材和烹饪技术。在历代的发展中,徽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和风味。
徽菜的特点之一是讲究原汁原味的烹饪方式,注重材料的选用和烹调的火候掌握。徽菜采用的食材丰富多样,有山珍海味,也有谷物蔬菜,还有家禽、野味等。徽菜注重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通过精心的烹饪,使食材的口感和香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徽菜的烹饪技法也非常独特,常见的有“红烧”和“白炖”等,这些烹调方式都需要对火候进行精确掌握。徽菜还注重刀工和刀法的运用,使菜品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大方。
徽菜的摆盘艺术也是其独特之处,徽菜注重色、香、味的统一,追求菜品的整体美感。徽菜的摆盘常采用“贵族装饰法”,即将菜品摆放在白瓷或红木的盘子上,再进行装饰,使菜品表现出高雅、精美的美感。
徽菜作为中国传统菜系之一,以安徽省为起源地,凭借其独特的口味、精湛的烹饪技法和艺术性的摆盘方式,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无论是原汁原味的烹饪,还是精致的摆盘艺术,都体现了徽菜所追求的卓越品质和风格。
徽菜起源地,徽菜的由来简介
徽菜发源地在古徽州,现在的黄山市。
徽菜发端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传说,徽菜的形成源自民俗活动“赛琼碗”。
古徽州的六州百姓为了纪念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汪华,感念他保境安民的功德,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十八,都会举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十五点花灯;十六送汪公(汪华)、太子(天王太子)入庙,摆琼碗;十七两神出巡,上供祭祀,赛琼碗;十八撤琼碗,两神回宫。”
这里的“琼碗”,就是盛放佳肴的碗。
在规模最大的祀祭活动中,案桌上最多排放24行,每行12碗,总计多达288碗供献,都是用名贵瓷盘、瓷碗盛装的各种山珍野味和由农家土产精制的、象征“五谷丰登”、“吉祥如意”、“鸿福无边”、“福寿绵长”的美味佳肴。
各家为了使自己的菜肴更加出众,会争相聘请最好的厨师,在菜的味道和品相上一比高下。
每年一次的“赛琼碗”既是酬神活动,也是一次民间美食博览会,成为了当地厨师切磋手艺、提升水平的重要活动。
徽菜真正有史可考的记录,出现在宋代。
根据《歙县志》的记载,徽菜发祥于南宋,起源于古徽州(今绩溪、歙县一带),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当时,随着经济和政治中心南移,外来移民迁入,徽州人口激增。为了生活,不少人选择走出大山,寻觅另一条谋生之路——入贾经商。
明清是徽商的鼎盛时期,方便的水陆交通将徽州人带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有了“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的说法。
徽州人闯荡在外,始终对家乡的菜肴有着深厚的乡里情节。徽菜,也就随着徽州人的脚步走出了大山,声名远扬。
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徽菜也随之北上。
在漫长的岁月里,徽菜逐渐从徽州的山乡野味脱颖而出,发展成一个汇集安徽各地风味、雅俗共赏、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
徽菜的味道,是人们关于古徽州风物的历史记忆,是全国各地的安徽人共同的饮食记忆,也成为了南来北往的食客们,味蕾上跳跃的鲜香滋味。
徽菜发源于安徽哪里
徽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是具有风味特色的地方菜系,又称"徽帮"、"徽州风味";徽菜代表菜有哪些?徽菜十大代表菜是哪十大呢?
1、臭鳜鱼
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一道徽州传统名菜,徽州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所谓腌鲜,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制作过程有讲究,是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用木桶腌制最好,肚皮朝上摆放,用山间青石头或河卵石压住,时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2、无为板鸭无为熏鸭,是安徽省无为县特产,是安徽省人们最喜爱的特色菜肴之一,始创于清朝年间。其以巢湖麻鸭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约30种中药和调料,先熏后卤,制作而成。无为板鸭选料精细,首选上等麻鸭,制作考究,工艺复杂,先熏后卤,天然烟熏芳香。成品鸭金黄油亮,皮脂厚润,肉质鲜嫩,醇香味美,兼具北京烤鸭的芳香和南京板鸭的鲜嫩。3、清炖马蹄鳖清炖马蹄鳖又名沙地马蹄鳖、火腿炖甲鱼,是安徽省徽州地区传统名菜。是以马蹄鳖为主料,配以火腿或火腿骨佐味,采用清炖的烹饪方法制作而成。徽州山溪沙层中生长的甲鱼,形如马蹄大小,约四两左右,故称马蹄鳖。做成菜后,肉质鲜嫩,且无泥土之腥气。当地农家早就用其当作食材。4、徽州一品锅一品锅是徽州山区冬季常吃的特色传统美食,属于火锅类。此菜乡土风味浓,味厚而鲜,诱人食欲。相传,此菜由明代石台县“四部尚书”毕锵的一品诰命夫人余氏创制。一次,皇上突然驾临尚书府作客,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余夫人特意烧了一样徽州家常菜----火锅。不料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赞美不绝。后来,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锅竟是余夫人亲手所烧,便说原来还是“一品锅”!菜名就此一锤定了音。5、虎皮毛豆腐虎皮毛豆腐是安徽省徽州一带非常驰名的传统特色佳肴,属于徽菜系-素食类。徽州传统名菜素菜之珍品,以其特有的风味在徽菜中独领风骚五百余年。此莱利用豆腐条进行人工发酵,让其表面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经煎、烤、炸后呈虎皮花纹而得名。6、黄山炖鸽黄山炖鸽是安徽黄山特色传统名菜,取黄山菜鸽与黄山山药隔水炖制而成。常被人们视作为滋补蔬菜食用,此菜鸽肉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有补脑健肾、增强记忆力的食疗功效。山药肉松软细腻,略甜,富含淀粉,常被人们视作为滋补蔬菜食用。此菜又是一道滋补健身的佳肴。7、问政山笋徽州山区传统名菜;竹笋是徽菜中的一味山珍,传统烧法中,一般都用腊肉和竹笋一起炖烧,故又称为腊香问政笋;问政山笋在所有的笋味中最为鲜嫩,但不够香,加上香肠、香菇等增香,则弥补了不足,这道菜就称为两香问政山笋,是黄山春季时令菜。8、方腊鱼
方腊鱼又名黄山方腊鱼,与北宋起义军首领方腊有关,是安徽省徽州地区传统名菜之一。此菜以鳜鱼、虾为主料,运用炸、溜、蒸的不同烹调方法制成,一菜多形三味,香、咸鲜、微酸甜,别有一番风味。这道菜,选取新鲜鳜鱼,特别是皖南黄山一带山溪名产桃花鳜,采用多种烹调方法精制而成。成菜后,造型奇特,口味多样,是黄山地区特色佳肴。9、中和汤中和汤是道地的安徽祁门传统名菜,属徽菜系,清澈味香,鲜嫩不腻,稀稠适中,老少皆宜。祁门人每逢置办酒席,都少不了中和汤,而且是上桌的第一道菜。中和原叫作“中河”。中河是发源于祁门流入江西鄱阳县境的一条河。特点:清澈味香,鲜嫩不腻,稀稠适中,老少皆宜。10、符离集烧鸡符离集烧鸡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特色传统名菜。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中华历史名肴,和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锦州沟帮子熏鸡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鸡"。正宗的符离集烧鸡色佳味美,香气扑鼻,肉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脱骨,嚼骨而有余香。
徽菜的由来简介
安徽,简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华东,安徽界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河南、湖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
安徽省居中靠东,沿江通海,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
安徽省的自然资源:
1、植物资源
截至2012年,全省维管束植物3200多种,分属205科,1006属,约占全国维管束植物科的60.3%、属的31.7%、种的11.7%。其中蕨类植物34科、71属、240种,种子植物171科、938属。
2、动物资源
安徽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截至2012年,有高等植物4245种,占全国种数的14.2%,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二级保护植物25种。脊椎动物44目121科742种,占全国种数的14.1%。
3、矿产资源
安徽省矿产种类较全,截至2011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58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26种(含普通建筑石料矿种),其中能源矿种6种,金属矿种22种,非金属矿种96种,水气矿产2种,探明储量的67种,煤、铁、铜、硫、磷、明矾、石灰岩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
徽菜最有名的30道菜
徽菜十大经典名菜是臭鳜鱼,红烧果子狸,清炖马蹄鳖,徽州一品锅,虎皮毛豆腐,黄山炖鸽,问政山笋,方腊鱼,中和汤,李鸿章大杂烩。1、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一道徽州传统名菜,徽州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所谓腌鲜,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
2、红烧果子狸
红烧果子狸是安徽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属徽州菜系,咸甜味,狸肉酥烂醇香,色金红,汤汁稠亮,咸鲜口味中有甜味,十分可口。
3、清炖马蹄鳖
清炖马蹄鳖又名沙地马蹄鳖、火腿炖甲鱼,是安徽省徽州地区传统名菜。是以马蹄鳖为主料,配以火腿或火腿骨佐味,采用清炖的烹饪方法制作而成。
4、徽州一品锅
一品锅是徽州山区冬季常吃的特色传统美食,属于火锅类。此菜乡土风味浓,味厚而鲜,诱人食欲。
5、虎皮毛豆腐
是安徽省徽州一带非常驰名的传统特色佳肴,属于徽菜系-素食类。徽州传统名菜素菜之珍品,以其特有的风味在徽菜中独领风骚五百余年。
6、黄山炖鸽
黄山炖鸽是安徽黄山特色传统名菜,取黄山菜鸽与黄山山药隔水炖制而成。
7、问政山笋
徽州山区传统名菜;竹笋是徽菜中的一味山珍,传统烧法中,一般都用腊肉和竹笋一起炖烧,故又称为腊香问政笋;问政山笋在所有的笋味中最为鲜嫩,但不够香,加上香肠、香菇等增香,则弥补了不足,这道菜就称为两香问政山笋,是黄山春季时令菜。
8、方腊鱼
方腊鱼又名黄山方腊鱼,与北宋起义军首领方腊有关,是安徽省徽州地区传统名菜之一。
9、中和汤
中和汤是道地的安徽祁门传统名菜,属徽菜系,清澈味香,鲜嫩不腻,稀稠适中,老少皆宜。
10、李鸿章大杂烩
是一道传统名菜,属合肥菜,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相传与晚清名臣李鸿章有关。
徽菜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徽州风味”,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徽州府现黄山市,江西省婺源县,以及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组成,徽菜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赋予徽菜独有的味道。
由于明清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籍、闽、沪、鄂人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明清时期一度居于八大菜系之首。
徽菜特色菜有哪些
徽菜十大代表菜有徽州臭鳜鱼、李鸿章杂烩、黄山炖鸽、方腊鱼、八公山豆腐、蜜汁红芋、徽州一品锅、徽州毛豆腐、中和汤、符离集烧鸡。
1、徽州臭鳜鱼 徽州臭鳜鱼是徽州一道水产类的传统名菜,是以徽州当地盛产的桃花鳜鱼为主要食材经过特殊方法腌制后再烧制而成,闻起来臭,吃起来肉质鲜嫩,鲜香无比。 2、李鸿章杂烩 李鸿章杂烩是源自安徽省合肥市的一道徽菜,这道菜始于清朝光绪年间,据说曾深受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喜爱,其料丰富,做法讲究,吃起来咸鲜可口。 3、黄山炖鸽 黄山炖鸽是源自安徽黄山的一道传统名菜,是以黄山菜鸽和当地特产的黄山山药制作而成,汤味鲜美,肉质细嫩。 4、方腊鱼 方腊鱼也叫黄山方腊鱼,是徽菜传统名菜之一,这道菜是以鳜鱼和虾主要食材经过炸、溜、蒸等多种烹饪方法制作而成,味道咸香可口,酸中带甜。 5、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也叫四季豆腐,是源自安徽淮南的一道徽菜,是以豆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成菜色泽金黄,外脆里嫩,味道鲜美。 6、蜜汁红芋 蜜汁红芋是源自安徽淮北地区的传统名菜,是以红薯为主要食材经过单炖、单焖等步骤制作而成的,外观色泽晶莹红亮,吃起来甜中带鲜。 7、徽州一品锅 徽州一品锅是徽州地区冬天常吃的一种火锅类特色美食,其制作食材非常丰富,有鱼翅、鲍鱼、母鸡等,味道十分鲜美可口,色、香、味俱佳。 8、徽州毛豆腐 徽州毛豆腐是徽州地区的一道传统名菜,也是中国十大臭味美食之一,是将豆腐发酵后再油煎红烧制作而成。 9、中和汤 中和汤是源自安徽祁门的传统名菜,是以豆腐、冬笋、香菇、瘦肉等食材为原料制作的一道徽菜,其做法精细,配料讲究,味道鲜美,令人百吃不厌。 10、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是源自安徽省宿州市的传统名菜,是以当地特产的符离麻鸡为主要食材制作而成的,味道鲜美,肥而不腻,色香味形俱佳,深受人们欢迎。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徽菜起源地,徽菜的由来简介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徽菜起源地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