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常菜谱

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

家常菜谱2023-09-11阅读:0

1917年,达州,正在劳作的木匠。1917年,美国社会学家甘博进入四川,拍摄了这个“天府之国”的珍贵影像,距今已有百年时光。后来,可能出于为他人做展示的目的,甘博对部分照片进行染色,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彩色老照片。

1917年,成都北门口的挑夫。这些照片记录了四川百姓的10个生活场景,带给人强烈的穿越感,今昔相比,真是有天上地下之别。感谢现在的美好生活。四川虽然是膏腴之地,但当时社会动荡、军阀混战,百姓不得安生。

1917年,理县杂谷脑守备高益斋一家。守备是杂谷脑屯的更高长官,管理全屯一切事务。他们身后挂着“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一生惟谨慎”的对联,应为高守备恪守的为官之道。高益斋1911年曾响应反清斗争。

1917年,资阳,男子扛着一大堆铜钱去市场。这位大哥实在是太高调了,你用的这种铜钱是前清流传下来的么?

1917年,遂宁,踩水车的农民。水车是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通过用力转动木辐条,将水引到沟渠内,进而流到农田里。照片中出现的这种水车属于小型的,由农民自建而成,在没有水利工程的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农民的收成。

1917年,金堂县,弹棉花的手艺人。弹棉花是我国传统手工艺之一,目的是让棉花更加松软,从而适合做棉衣或缝棉被。这些手艺人常年在外为人弹棉絮,俗称“弹棉郎”,挣一点辛苦钱维持家庭生计。

1917年,茂州,玩耍的孩子。污水烂泥,两个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上个世纪80年代,小编在山东农村也是如此。爸妈忙于挣口粮,根本没空陪伴孩子,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就结伴玩耍,掏鸟窝、玩弹弓、撒尿和泥,每天都把自己搞得脏兮兮。

1917年,绵阳,一桩正在进行的小生意。大家能看出他们在干什么吗?左边那位男子是出租烟斗的小商贩,他将装满烟丝的烟斗拿给顾客过瘾。这真是很少见的生意,不知道烟嘴的卫生是如何保障的?现在没有这种出租烟斗的生意了吧?

1917年,汶川,打谷子的农民。没有任何机械的时代,种田是个高强度的体力活。

1917年,都江堰,飞架岷江南北的竹索桥。相传,这座桥建于战国末期,是著名的古桥。该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现在,竹索桥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天府之国”的日常生活)相关推荐:

小米锅巴的做法(家里有小米的试

小米粿(潮汕人的过年丰富多彩的

小米红薯粥(暖心暖胃红薯小米粥)

小鸡腿怎么做好吃(10道鸡腿的经

鲍鱼的家常做法(7道经典家常鲍鱼

小鲫鱼(自然水域野钓鲫鱼)

小鲫鱼的家常做法(小鲫鱼就要这

奶茶的做法(秋天的之一杯奶茶安

小鲫鱼的做法(鲫鱼更好吃的10种

小鲫鱼怎么做好吃(这道酱烧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