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叶子叫什么树(粽子的叶子是什么树)
包粽子的叶子是什么植物的叶子
包粽子的叶子是以下植物的叶子:
1、箬竹叶
在南方地区,包粽子大部分用的都是箬竹叶,箬竹叶宽大,但是又很柔软,很适合拿来包粽子。箬竹叶包出来的粽子,带有竹叶的淡淡清香,而且新鲜的箬竹叶颜色翠绿,包粽子超级漂亮。如果是老箬竹叶,尽量在锅里煮一下后再用。
2、芦苇叶
箬竹叶一般只在南方,而北方想要包粽子的,用的还是芦苇叶。芦苇叶比箬竹叶子稍微窄一些,更细长一些,但颜色同样是翠绿色的。用芦苇叶包出来的粽子,同样带有淡淡的青草香气,让你吃一口还想第二口。
3、槲树叶
槲树有宽大的叶子,也是包粽子的好东西,一般在鲁东南地区使用,因为它的叶片性质,所以包出来的粽子都是长条形状的,不像是一般的三角粽。用槲树叶包的粽子,看上去像个大板砖一样。
4、荷叶
荷叶的叶子超级大,也是很适合拿来包粽子的,而且包出来的粽子带有荷叶的清香,花花之前还吃过特别好吃的荷叶盖饭,就是用荷叶蒸的米饭。
5、玉米叶
在北方有些地区,也有用玉米叶来包粽子的,而且要用玉米叶靠近玉米的内层偏白色的叶子,内层的叶片柔软,但是又非常结实,非常适合拿来包粽子!大家可以包个最简单的三角粽,用绳子系好后上锅蒸,煮出来的粽子带有玉米淡淡的香气。
6、芭蕉叶
在越南地区,粽子都是芭蕉叶子包的,芭蕉叶子宽大,很适合包粽子使用,在我国也有些地区,用芭蕉叶来包。芭蕉叶粽子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他们认为圆形代表天,方形代表地,能够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包粽子用的什么叶子
包粽子的叶子被统称为“粽叶”,它是包粽子的主要原材料,且种类有很多。在国内所用的种类几乎都不一样,在我国南方地区多以箬叶为主,北方地区则以芦苇叶为主。两者虽有不同,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具有一定的清香味,在被水煮后不容易出现破裂,且叶子都很大。
粽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叶绿素,不仅气味清香,还有利于人体健康。它具有一定的抑菌、抗氧化作用,在中药词典中介绍,它具有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它还被称为天然的绿色食品,不仅能用来包粽子,还能作为餐桌上的点缀。
包粽子的叶子叫什么
包粽子的叶子如下:
1、芦苇叶
芦苇叶,禾本科芦苇属,一般生长在河边,沼泽,海滩等有水的地方,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芦苇叶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用于包粽子的一种叶子。在北方,芦苇叶可以说是承担起了包粽子的大任。
2、箬竹叶
箬竹叶,禾本科箬竹属,该属大约有35种,大部分都可以用来包粽子,比较常见的有阔叶箬竹,粽粑箬竹,湖南箬竹,广东箬竹等。箬竹叶是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最常用的粽叶。
箬竹叶自带竹子的清香气味,而且叶片宽大,柔韧性好,一般用一两片就能包粽子,并且箬竹叶本身含有杀菌防腐的物质,使得包好的粽子在常温下能保存3-5天,具有如此多的优势,箬竹仿佛就是为包粽子而生,在端午节前后都是比较抢手的。
3、玉米叶
玉米叶是包裹在玉米表面的叶子,一般有多层,玉米叶带有独特的香味,人们经常将其清洗干净,保存下来,用在平时 *** 美食的过程中,常见的有玉米烙,有的人甚至将玉米叶代替笼布来使用,天然又环保。
玉米叶也是可以用来包粽子的,其本身具有质地柔韧,叶片也比较宽,用来包粽子非常方便,而且包好的粽子煮熟后带着玉米的香味儿。
4、竹笋壳
笋壳,一般是指毛竹笋壳,在浙江、福建、湖南、四川、重庆、河南等省份比较常见。在毛竹生长的过程中,外壳会自然脱落,散落在地上,端午前后,人们会到竹林里捡拾掉落的笋壳。回家以后,先在水中充分浸泡,然后洗干净,再经水煮,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笋壳的体型又宽又长,厚实而且柔韧性好,一张笋壳就可以包成一颗粽子。
用笋壳包好的粽子,带有天然的竹子香味,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笋壳是可以反复利用的,吃完的粽子,再将笋壳冲洗清洗干净,平时想吃的时候或是等到来年端午节,还可以继续使用。
5、一叶兰
一叶兰,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蜘蛛抱蛋,是百合科蜘蛛抱蛋属,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由于其四季常青,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所以在很多地区作为绿化植物或室内绿植来养护。一叶兰用来包粽子主要流行于云南地区,当地的人们喜欢称其为粑粑叶,在云南的很多大型菜市场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包粽子的叶子叫什么树(粽子的叶子是什么树)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