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白芨图片(白芨药用部位及图片)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一、白芨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
1、收敛止血
白芨的止血作用,是因为它能增强血小板因子活性,在较短时间内凝血,使得凝血酶快速生成,同时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可以起到局部止血的作用。
白芨的收敛止血功效,可以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肺结核咳血、溃疡出血等症状。白芨的止血与三七的止血不一样。白芨是收敛止血,而三七是散瘀止血,在出血症的治疗上,以三七效果为佳。
2、消肿生肌
白芨具有消肿生肌的功效,能治疗生疮出血、溃疡、痈疽肿毒、手足皲裂、肛裂、疮疡等。
3、补肺
白芨味苦、甘而涩,性微寒,入肺经,具有补肺的功效,对治疗肺痿肺烂、肺结核有一定的效果。
4、美容
白芨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及粘液质等成分,具有美白祛斑的功效,磨成粉外用涂擦,可以消除脸上痤疮留下的痕迹,滋润、美白肌肤,起到美容的效果。
5、抗菌
白芨对于大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 *** 用,也能对革兰氏阳性菌起到抑 *** 用。
6、抗溃疡
白芨具有抗溃疡的作用,白芨具有高度的粘性,可在胃内形成胶状膜,能促使溃疡面愈合;再加上白芨中含有的有益成分,对于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菌作用,能形成保护膜,从而起到防止胃部感染的作用。
二、白芨泡水的禁忌如下:
1、如果是身体出现外感咯血的患者,又或者是肺痈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肠胃及肺部有实热的患者,都不应该将白芨泡水喝,避免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2、白芨服用之后具有反乌头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服用一定要特别注意。
3、白芨不能够和理石、李核以及杏仁一起搭配使用,避免身体出现副作用。如果生活中有使用到白芨,那那么更好能够以紫石英为使,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功效。
4、在使用白芨的过程中,搭配的中药材以及食材都是有讲究的,苦寒的药物更好不要和白芨一起搭配,避免影响身体健康。
5、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白芨具有一定的抗结核菌的作用,所以科学的服用具有治疗肺结核的功效,不过在服用的时候还应该注意避免消化系统溃疡。
6、白芨泡水千万不能够大量服用,中医方面认为白芨性寒,大量服用容易损害身体健康,同时也不能够长期服用。
三、白芨
1、白芨一般指互叶醉鱼草。互叶醉鱼草,醉鱼草属。枝上互生;在花枝上或短枝上的叶很小,椭圆形或倒卵形。
花多朵组成簇生状或圆锥状聚伞花序;花芳香;花萼钟状,花萼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紫蓝色;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内壁中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子房长卵形,无毛,柱头卵状。葫果椭圆状;种子多颗,狭长圆形,灰褐色,周围边缘有短翅。花期5-7月,果期7-10月。
2、互叶醉鱼草原产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产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
扩展资料:
白芨的食用 ***
1、白芨冰糖燕窝
原料:白芨15克,燕窝10克,冰糖少许。
做法:先将白芨洗净切成薄片,燕窝择去毛渣。以上两味一起放入碗中,加适量水,隔水蒸至熟,滤去药渣。锅内再加入冰糖,适量水煮熬,去渣将糖汁倒入燕窝内食之。
2、白芨羊肝汤
原料:白芨15克,羊肝100克,姜、葱、盐各5克。
做法:先将白芨洗净,放入炖杯内,备用。羊肝洗净切片;姜切片、葱切段。将白芨放入炖锅,用大火烧沸,加入姜、葱、盐,再用小火煮半小时,放入羊肝煮熟即成。
参考资料:互叶醉鱼草百度百科
白芨有哪些功效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白芨止血效果特好,现在用白芨做的胶膜块,用于肝脾手术贴在刀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特好,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可 *** 多用于外科手术,主产于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是适合种植栽培的植物,白芨种植推荐岑巩县博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公司创办人从2008年起,长达8年的艰苦摸索,逐步撑握了白芨直播苗的培育技术,到2015年已成功培育出200万株直播白芨苗,2016年培育出500万株直播白芨苗,产品供不应求.
白芨长什么样
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假鳞茎扁球形,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性。茎粗壮,劲直。叶4-6枚,狭长圆形或披针形,长8-2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花序具3-10朵花,常不分枝或极罕分枝;花序轴或多或少呈“之”字状曲折;花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2.5厘米,开花时常凋落;花大,紫红色或粉红色;萼片和花瓣近等长,狭长圆形,长25-30毫米,宽6-8毫米,先端急尖;花瓣较萼片稍宽;唇瓣较萼片和花瓣稍短,倒卵状椭圆形,长23-28毫米,白色带紫红色,具紫色脉;唇盘上面具5条纵褶片,从基部伸至中裂片近顶部,仅在中裂片上面为波状;蕊柱长18-20毫米,柱状,具狭翅,稍弓曲。花期4-5月。[2]有变种白花白芨,花白色,园艺品种尚有蓝、黄、粉红等色
白芨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芨是一种味苦、甘、涩,性微寒的一种中草药,白芨有很好的收敛止血的作用,白芨也可以消肿生肌。白芨的用法和用量是取6~15g,或以把白芨研粉以后再取3~6g吞服,白芨也可用外用。
白芨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
扩展资料
白芨原产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主要产自贵州西南部、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白芨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如野生山谷林下处。稍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芨
独蒜兰和糯白笈是一种植物吗?
不是
石蒜属与石蒜科(Amaryllidaceae),石蒜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极少数为半灌木、灌木以至乔木状。具鳞茎、根状茎或块茎。叶多数基生,多少呈线形,全缘或有刺状锯齿。花单生或排列成伞形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圆锥花序,通常具佛焰苞状总苞,总苞片1至数枚,膜质;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为左右对称;花被片6,2轮;花被管和副花冠存在或不存在;雄蕊通常6,着生于花被管喉部或基生,花药背着或基着,通常内向开裂;子房下位,3室,中轴胎座,每室具有胚珠多数或少数,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或3裂。蒴果多数背裂或不整齐开裂,很少为浆果状;种子含有胚乳。
石蒜科是一个大科,约有100多属,1200多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我国约有17属、44种及4变种、野生或引种栽培,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区。石蒜科代表性的植物有:水仙属植物,葱莲属,文殊兰属,朱顶红属,君子兰属,石蒜属、晚香玉属等等。
水仙:又名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绿白色筒状鞘中抽出花茎(俗称箭)再由叶片中抽出。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伞状花序。花瓣多为6片,花瓣末处呈鹅黄色。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蒴果室背开裂。花期春季。
葱莲:又名韭莲、玉帘、葱兰等,石蒜科葱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卵形,直径约2.5厘米,具有明显的颈部,颈长2.5-5厘米。外观似韭菜,花较大,喇叭状,形似水仙,成年植株每个鳞茎都能开花,叶狭线形,肥厚,亮绿色,长20-30厘米,宽 2-4毫米。花色白色、粉红等。花期6-9月。韭莲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亦耐半阴,也耐干旱,耐高温。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朱顶红又名红花莲、华胄兰、线缟华胄、柱顶红、朱顶兰、孤挺花、华胄兰、百子莲、百枝莲、对红、对对红等。是石蒜科朱顶红属的多年生草本。朱顶红鳞茎近球形,叶6-8枚,花后抽出,鲜绿色,花茎中空,稍扁,具有白粉;花被管绿色,圆筒状,花被裂片长圆形,顶端尖,洋红色,略带绿色,喉部有小鳞片。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不喜酷热,阳光不宜过于强烈,应置大棚下养护。怕水涝。冬季休眠期,要求冷湿的气候,以10~12℃为宜,不得低于5℃。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君子兰:别名剑叶石蒜、大叶石蒜,是石蒜科君子兰属的观赏花卉。原产于南非南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长达30-50天,以冬春为主,元旦至春节前后也开花,忌强光,为半阴性植物,喜凉爽,忌高温。生长适温为15-25℃,低于5℃则停止生长。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湿润的土壤,忌干燥环境。君子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中国常在温室盆栽供观赏。
石蒜:鳞茎近球形,直径1-3厘米。秋季出叶,叶狭带状,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顶端钝,深绿色,中间有粉绿色带。花茎高约30厘米;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约35厘米,宽约05厘米;伞形花序有花4-7朵,花鲜红色;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长约3厘米,宽约05厘米,强度皱缩和反卷,花被简绿色,长约05厘米;雄蕊显著伸出于花被外,比花被长1倍左右。花期8-9月,果期10月。
再来看看石蒜兰,其实应该叫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 Rolfe),独蒜兰属兰科植物独蒜兰属植物,兰科是植物界之一大科,植物品类繁多,全科约有700属20000多种植物。兰科识别要点:陆生、腐生或附生草本。叶互生或退化为鳞片。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内轮具一唇瓣,雄蕊1或2,与花柱、柱头结合成合蕊柱,花粉黏合成花粉块,花常排成总状、穗状、伞状或圆锥花序,基部常有鞘。蒴果,种子微小,无胚乳。
独蒜兰特征:半附生草本。假鳞茎卵形至卵状圆锥形,上端有明显的颈,全长1-2.5厘米,直径1-2厘米,顶端具1枚叶。叶在花期尚幼嫩,长成后狭椭圆状披针形或近倒披针形,纸质。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顶端具1花;花粉红色至淡紫色,唇瓣上有深色斑;花瓣倒披针形,稍斜歪,长3.5- 5厘米,宽4-7毫米;唇瓣轮廓为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3.5-4.5厘米,宽3-4厘米,不明显3裂。蒴果近长圆形,长2.7-3.5厘米。花期4-6月。
生于常绿阔叶林下或灌木林缘腐植质丰富的土壤上或苔藓覆盖的岩石上,海拔900-3600米。产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和 *** 东南部。
从上面可以看出石蒜和独蒜兰的区别:
首先是科属不同,石蒜属于石蒜科石蒜属,独蒜兰属于兰科独蒜兰属。
其次,花型不同。石蒜更大的特征是雄蕊显著伸出于花被外,比花被长1倍左右。独蒜兰则是兰科特征,外三瓣和捧以及舌蕊。
再就是花葶开出部位不同。石蒜从叶中间开花,独蒜兰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
繁殖方式也有差别:石蒜以分球、播种、鳞块基底切割和组织培养等 *** 繁殖,以分球法为主。独蒜兰用播种或分株法繁殖,独蒜兰属植物和荷兰郁金香十分相像,是每年更新的伪球茎。
石蒜的养护管理:
石蒜一般说来球根花卉对於土壤并不挑剔,许多球根花卉的原生地土壤十分乾硬,却依然花开灿烂,不过若能提供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当能使它长得更美丽。除了文殊兰和蜘蛛百合等嗜水的种类,一般栽种的土壤排水性要力求良好,否则球根容易腐烂。肥料球根花卉的生长季长,种植前应埋入充分的有机肥,之后每两个月施用追肥一次,可用自制的腐熟堆肥或三要素肥料,应偏重磷钾肥的比例,以促进球根发育和开花。石蒜科球根花卉多数喜爱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环境下皆很适合,光线不足会造成开花不良。养在水中的中国水仙每日仍须二、三小时以上的日照,否则会徒长倒伏。君子兰喜爱荫凉的环境,应避免夏季时阳光直射,日照在50%至70%之间较佳。
独蒜兰的养护管理:
喜凉爽、通风的半阴环境,较耐寒,冬季不休眠,越冬更低温度-10℃以上,宜栽于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蕨根,水苔或腐殖土中。独蒜兰原产温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喜欢四季分明的气候。夏季气温更好不要高于25摄氏度。偶尔有几天30℃高温也可以忍受。冬季休眠期,温度要求接近冰点。也就是理想的1到5℃。
独蒜兰浇水的关键期是生长季节初期。这时独蒜兰根系刚刚开始生长,花期进入尾声。应该给以小水,只保持基质微潮,目的是促进生根。这时如果浇水过多,极易发生烂根。过一段时间,当根系基本长好后,才可以开始大量浇水。独蒜兰根系生长情况可以根据叶子生长速度判断。如果叶子已经开始迅速生长,说明根系已经扎好了。从此应给以大水。这是模仿独蒜兰原产地的梅雨季节。
药材白芨图片(白芨药用部位及图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