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伏之一天是哪一天(头伏之一天是哪一天2020年)
今年哪天头伏之一天
今年头伏之一天是7月16日。
“夏至三庚数头伏”是确定入伏的依据。意思是从夏至开始,往后数出现第三个庚日,即为入伏之一天。
例如: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之一个“庚日(庚戌日)”是6月26日;第二个“庚日(庚申日)”是7月6日;第三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16日,于是7月16日就成了入伏之一天,也是三伏天的起始日。
头伏机理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我国传统的推算 *** 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之一个庚日为末伏的之一天。
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
头伏是几月几号2021年 2021年头伏是几月几号
1、2021年头伏之一天是7月21日,是在夏至日的三庚后,到7月30日结束,总共十天。
2、“初伏”也称“头伏”或“入伏”,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这才是真正暑天的开始。一般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2022年几号暑伏头伏之一天
2022年7月16号。
2022年7月16号暑伏,也是头伏之一天,也就是三伏天。具体时间如下: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暑伏算法
在我国使用的农历历法中,有一种“干支纪日法”,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相配组合成60组,用以编排年、月、日、时的顺序,周而复始,重复使用。
根据“干支纪日法”的规定,三伏天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之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由于现在的日历中很少标出“干支”历法,所以一般看不出哪天是“庚日”,这需要人们去查询老皇历。由此,传统的计算伏天的 *** 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之一个庚日为末伏。
2021年头伏之一天是几月几号
2021年7月11日是头伏之一天。具体三伏时间:2021头伏:7月11日-7月20日;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头伏第1天:2021年7月21日
头伏第2天:2021年7月22日
头伏第3天:2021年7月23日
头伏第4天:2021年7月24日
头伏第5天:2021年7月25日
头伏第6天:2021年7月26日
头伏第7天:2021年7月27日
头伏第8天:2021年7月28日
简介。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更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什么时候入伏之一天
2022年7月16号是入伏之一天。
入伏,是指进入“三伏”的意思。民谚“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多少号是头伏之一天 什么时候是头伏之一天
1、2021年7月21日是头伏之一天。
2、初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7月30日,共10天。
3、中伏:2021年7月31日-2021年8月9日,共10天。
4、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头伏之一天是哪一天(头伏之一天是哪一天2020年)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