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的种类图片(田螺有几种图片)
全部螺的图片和名字分别是?
螺的种类有:福寿螺、鹦鹉螺(鹦嘴螺)、花螺(东风螺、东风螺)、泥螺(泥蛳、梅螺)、香螺(马螺、响螺)、田螺(中国圆田螺)、鸡心螺(芋螺、芋头螺)、织纹螺(麦螺、乌螺)、唐冠螺(冠螺)、锥螺(尖尾螺、笋锥螺)、木瓜螺(油螺、椰子涡螺)、竖琴螺(杨桃螺、蜀江螺)、水字螺(六脚螺)、长鼻螺(长笛螺、长嘴凤凰螺)、猫眼螺(猫眼蝾螺)。
一、福寿螺
福寿螺是常见的一种螺类,别称黄金螺、大瓶螺、苹果螺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已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二、鹦鹉螺(鹦嘴螺)
鹦鹉螺是稀有的大型海洋螺类,因螺旋形外壳形似鹦鹉嘴而得名,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鹦鹉螺目、鹦鹉螺科软体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共有2属6种,常见的有异鹦鹉螺、大脐鹦鹉螺、珍珠鹦鹉螺、帕劳鹦鹉螺等。
三、花螺(东风螺、东风螺)
花螺是常见的食用型螺类,学名东风螺,别称海猪螺、田螺、南风螺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狭舌目、蛾螺科、花螺属软体动物的统称,常见的有方斑东风螺和泥东风螺两种,被列为21世纪最有开发前景的海产养殖品种之一。
四、泥螺(泥蛳、梅螺)
泥螺是常见的食用型螺类,别称泥蛳、麦螺、梅螺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头楯目、阿地螺科、泥螺属软体动物(泥螺属仅有泥螺一种),我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五、香螺(马螺、响螺)
香螺是常见的食用型螺类,别称马螺、响螺、金丝螺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狭舌目、蛾螺科、香螺属软体动物的统称,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尤以黄海、渤海产量更高。
六、田螺(中国圆田螺)
田螺是常见的一种螺类,学名中华圆田螺,别称螺坨,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田螺科软体动物的统称,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稻田、沟渠、溪流、江河、湖库等水体中,自古以来就是备受青睐的水产品之一。
七、鸡心螺(芋螺、芋头螺)
鸡心螺是常见的一种海洋螺类,学名芋螺,别称锥形蜗牛、芋头螺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芋螺科、芋螺属软体动物的统称,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海洋中,常见的有紫罗兰芋螺、海军上将芋螺、协和芋螺等。
八、织纹螺(麦螺、乌螺)
织纹螺是常见的一种螺类,别称海狮螺、麦螺、乌螺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织纹螺科、织纹螺属软体动物的统称,广泛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有剧毒,不能食用。
九、唐冠螺(冠螺)
唐冠螺是一种大型海洋螺类,因贝壳形状酷似唐朝僧人的帽子而得名,别称冠螺,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唐冠螺科、唐冠螺属软体动物的统称,肉可食用,壳可供观赏或用于雕刻。
十、锥螺(尖尾螺、笋锥螺)
锥螺是常见的食用型螺类,因螺壳呈锥形而得名,别称尖尾螺、笋锥螺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锥螺科、锥螺属软体动物,我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十一、木瓜螺(油螺、椰子涡螺)
木瓜螺是一种大型螺类,别称椰子涡螺、瓜螺、椰子螺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涡螺超科、涡螺科、木瓜螺属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及温带沙泥质浅海中,肉可食用,壳可作工艺品。
十二、竖琴螺(杨桃螺、蜀江螺)
竖琴螺是常见的一种螺类,别称杨桃螺、蜀江螺、琴螺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杨桃螺科软体动物的统称,因外形艳丽、花纹优美、色调明亮而备受青睐,也可食用,我国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十三、水字螺(六脚螺)
水字螺是一种大型海洋螺类,因具有6支管状棘酷似“水”字而得名,别称六脚螺,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凤凰螺科、蜘蛛螺属软体动物,肉可食用,贝壳可供观赏,也可 *** 成装饰品。
十四、长鼻螺(长笛螺、长嘴凤凰螺)
长鼻螺是常见的海洋螺类,因前水管沟呈长针状而得名,别称长笛螺、长嘴凤凰螺、长鼻凤凰螺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凤凰螺科、凤凰螺属软体动物,肉可食用,贝壳形状奇特,可供观赏或 *** 装饰品。
十五、猫眼螺(猫眼蝾螺)
猫眼螺是常见的食用型螺类,因爬行时顶着一个颜色酷似猫眼的口盖而得名,学名猫眼蝾螺,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蝾螺科、蝾螺属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域。
田螺一般生活在哪里,哪里抓
田螺通常生活在池塘、水田、小溪或河沟里,可以在这些地方抓;
田螺主要摄食器官为齿舌,用于刮取水底和附生的食物。田螺食性杂,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
对于干旱和寒冷有较强的适应性,水温低于8℃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待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
扩展资料:
养殖
保持池塘水质鲜活,可在池塘里种植水草或水浮莲,供田螺栖息。夏季可在池塘边种植牵藤的瓜果,供田螺遮阴,平时注意检查田基有无漏水或老鼠洞,严禁生活污水、农药、化肥污水直接排入池塘。
由于田螺喜欢攀爬,因此更好在田基上用细网 *** 反向的防逃网,日常的饲料投喂可投发酵的有机肥,如鸡鸭猪牛粪肥等,也可以投喂新鲜的菜叶、瓜类等;
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田螺的快速生长周期为4个月,每年的5-9月生长发育最快,产量也更高。
田螺的生活习性
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
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出在水底摄食生长。到4月份开始繁殖,7~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1~2龄雌螺可产仔20~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50个。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成性成熟,每年4~9月是产仔季节。
扩展资料:
常见的田螺种类:
1、中国圆田螺
壳高可达60毫米,宽40毫米。壳薄而坚固。有6~7个螺层。缝合线深。栖息于湖泊、沟渠、池塘和稻田内。对干燥和寒冷适应力强,能将身体缩入壳内,用厣封闭壳口,缩入土内,待环境适宜时再爬出活动。北京地区的中国圆田螺的繁殖季节为4~8月。
交配多在白天进行,时间不固定,长者可达12小时;雌螺产仔多在夜间,6~7月产仔最多,育儿囊内怀胚螺数平均70余个,最多达100余个,发育成成熟仔螺后陆续产出体外,营自由生活,仔螺生长1年可发育成成螺。成螺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的食用田螺主要种类为中国圆田螺。
2、螺蛳
为螺蛳属的模式种,在云南的滇池、洱海、抚仙湖、异龙湖、大屯湖均有分布。壳巨大,壳高可达77毫米,宽47毫米。壳厚,外形呈塔圆锥形,有6个螺层,壳面具有螺棱和棘状突起。
全年皆可繁殖。育儿囊内怀胚螺3~7个,胚螺壳高10余毫米,仔螺产出后生长迅速,不到1年即可发育成熟。肉味鲜美。螺肉、螺黄(雄性生殖腺)都为人们所爱食。
3、耳河螺
耳河螺为河螺属的模式种。分布于湖南和广东省。个体较前两种小,壳高一般为25毫米,宽15毫米。有4个螺层,螺旋部低矮,体螺膨大,占整个贝壳的绝大部分。壳口大,呈卵圆形。栖息于河流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螺科
田螺和海螺的区别
自然界分类:田螺为田螺科,而海螺为骨螺科。
分布地区:田螺分布在池塘、稻田、河流、沟渠等处,而海螺分布在碎珊瑚底质浅海区域。
外形特征:田螺外壳薄,呈螺旋形,螺壳颜色为黄绿色至黄褐色,壳面光滑,内面为灰白色,而海螺外壳坚厚,边缘轮廓呈四方形,螺壳颜色为灰黄色至褐色,壳面粗糙,内面为红色或灰黄色。
一、自然界分类
1、田螺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田螺科、圆田螺属。
2、海螺为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骨螺科。
二、分布地区
1、田螺主要分布在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等处。
2、海螺主要分布在低潮线、水深约1-30m的碎珊瑚底质浅海区域。
三、外形特征
1、田螺外壳较薄,呈螺旋形(右旋)。螺壳颜色为黄绿色至黄褐色,壳面光滑,内面为灰白色,壳口呈卵圆形。
2、海螺外壳大而坚厚,边缘轮廓呈四方形,螺层6级,高约10cm。螺壳颜色为灰黄色至褐色,壳面粗糙,具排列整齐而平的螺肋以及细沟,壳内面为红色或灰黄色,壳口宽大。
四、繁殖
海螺产期大约为5-8月份左右,此时水温较高,适合繁殖,而田螺在3-4月份开始繁殖。
螺的种类有哪些啊?
螺的种类有:
1、椰子螺
椰子螺又称为椰子涡螺、木瓜螺等,贝壳黄褐色,状如木瓜,光滑而有黑褐色斑,肉食性,喜食贝类及底栖性小动物,主要分布在温热带沙泥质浅海域。
2、福寿螺
福寿螺别称大瓶螺、苹果螺等,属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具有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等特点,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3、泥螺
泥螺别称泥蛳、泥糍、麦螺蛤、泥蚂等,螺科泥螺属仅有的一种动物,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体呈长方形,头盘大而肥厚,外套膜不发达,侧足发达,遮盖贝壳两侧之一部分,贝壳呈卵圆形,幼体的贝壳薄而脆,成体较坚硬、白色,表面似雕刻有螺旋状环纹,内面光滑,有黄褐色外皮。
4、田螺
田螺学名中华圆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在中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产量少,雌雄异体,区别雌、雄的 *** 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右触角向右内弯曲,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卵胎生动物,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
5、香螺
香螺又名响螺、金丝螺、马螺等,贝壳近菱形,壳质较坚硬,高134毫米,宽77毫米,螺层约7层,缝合线明显,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广东、福建、辽宁、山东等地区。
6、鸡心螺
鸡心螺又叫芋螺,主要生长于热带海域,一般多生活在暖海,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芋螺科动物,外壳前方尖瘦而后端粗大,形状像鸡的心脏或芋头,其种类很多,有不同的色彩和花纹,是一种含有剧毒的海洋生物,因为它的尖端部分隐藏着一个很小的开口,里面有毒牙,可以从这里射出毒液,足以使受伤者一命呜呼。
田螺与螺丝如何区分
田螺就是螺丝(螺蛳)螺蛳就是田螺,二者本就是一个东西。学名方形环棱螺,又名方田螺、田螺、蜗篱,江浙一带俗称“螺蛳”。螺壳圆锥形,坚厚,壳顶尖,螺层7层,缝合线深;壳面黄褐色或深褐色,有明显的生长纹及较粗的螺棱。壳口卵圆形,边缘完整。厣角质,黄褐色,卵圆形,平滑,上有同心环状排列的生长纹。
体柔软,头部圆柱形,前端有突出的口吻;口基部有触角1对,每1触角基部的外侧,各有隆起的眼1个。
扩展资料
方形环棱螺属于田螺科,田螺科的其他种类介绍
1、耳河螺
为河螺属的模式种。分布于湖南和广东省。个体较前两种小,壳高一般为25毫米,宽15毫米。有4个螺层,螺旋部低矮,体螺膨大,占整个贝壳的绝大部分。壳口大,呈卵圆形。栖息于河流内。
2、福寿螺
福寿螺属于苹果螺科的一员,这一科淡水螺类大多体形不小,外壳近乎圆球形,以水生植物为食,喜爱生活于水池或河川。福寿螺原产于阿根廷,20世纪80年一代引入台湾,非常适应台湾的水田环境,大量滋生,变成稻田的主要危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方形环棱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螺科
田螺的种类图片(田螺有几种图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