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百科

宫廷御膳(清代宫廷御膳的养生之道)

美食百科2023-09-10阅读:0
宫廷御膳(清代宫廷御膳的养生之道)

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

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所以农夫身体强壮,至老犹健者,皆此故也……

诸样可食果品,于正当成熟时食之,气味甘美,亦且宜人。如我为大君,

下人各欲进其微诚,故争进所得出鲜果及菜蔬等类,朕只略尝而已,未尝食一次也。

必待其成熟之时始食之,此亦养身之要也。

——《庭训格言》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美食、美味,还探索出饮食与养生的关系。成书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提出了饮食养生的基本要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养生理论,对营养和食物保健的认识已初步形成规模。然而,在封建社会缺衣少食的劳苦大众,为养家糊口疲于奔命根本顾及不上食物营养和保健,只有历代宫廷御膳才在五味调和、不能偏胜等食物养生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光绪款黄地粉彩花卉纹“万寿无疆”碗-局部

皇帝们对「吃」既追求饮食礼仪,又讲究「始终不渝」的饮食养生,实则是渴望获得健康身体、延年益寿的强烈愿望。清代皇帝中得享高寿的两位皇帝——康熙帝与乾隆帝,对膳食保健都有一定的见解。康熙皇帝指出:「人自有生以来,肠胃自各有分别处也。」乾隆皇帝在养生保健膳食中,身体力行地实践着祖父康熙皇帝的「格言」,在清代皇帝御膳中独具特色。

不时不食

按照满族的传统习惯,皇帝每天有早、晚两膳,早膳在早晨六七点钟,晚膳在下午一两点钟(这里的晚膳实际是午餐)。在早膳前和晚膳后,各有一次小吃,皇上随传随进。乾隆皇帝的早点很有规律,一年四季,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先喝一碗冰糖燕窝粥。到了晚上六点多钟,有一次酒膳,就是小吃夜宵,是一些点心和羹、汤等,没有大鱼大肉。这样睡觉前不存食,对身体养生自然是有好处的。

清 燕窝 故宫博物院藏

清宫御膳的膳食品种虽然不乏美肴佳馔,但是杂粮蔬菜、山果野味在清宫御膳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日常饮膳还是宫廷筵宴,主食、副食、佐餐小菜等都是以五谷为主,搭配的荤素菜肴、瓜果点心、汤粥酒茶等都是平和之品。如御膳主食——饽饽、粥汤等近百个品种中,杂粮做的食品有:老米面发糕、江米面窝窝、蕃薯、豆面卷、芸豆糕、高粱米粥、小米粥、大麦粥、绿豆粥等。副食中的豆腐干、豆皮、木耳、蘑菇、金针菜、核桃、榛子、松仁等,更是每膳必备。副食类包括猪、羊、鹿、鸡、鸭、鹅、鱼、蛋,及新鲜水果、蔬菜等,这些食材多是常见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物尽其用」。应该说,皇帝用膳不乏帝王气派,但也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全是山珍海味

中国之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一本乾隆五十四年(一七 *** )的《膳底档》,详细地记载了皇帝春、夏、秋、冬四季的御膳食单,特选几例让我们一睹乾隆帝四时饮食的情况:

五月八日早膳:挂炉鸭子,挂炉肉,野意热锅,山药鸭羹热锅,拌老虎菜,拌凉粉,菜花头酒炖鸭子,小虾米炒菠菜,糖拌藕,江米藕,香草蘑菇炖豆腐,烩银丝,豆尔首小馍首,倭瓜羊肉馅包子,黄焖鸡炖豇豆角,鸭羹,鸡汤馄饨,绿豆水膳……

九月二十一日早膳:燕窝,酒炖鸭子热锅,燕窝葱椒鸭子热锅,燕窝锅烧鸭子咸肉丝攒盘,水笋丝炒肉丝,韭菜炒小虾米,江米肉丁瓤鸭子,螺狮包子,鸡肉馅饺子,万年青酒炖樱桃肉,四水膳,萝卜汤,鸡肉馅烫面饺。

十二月十三日晚膳:燕窝松子鸡热锅,肥鸡火爆白菜,羊肚丝羊肉丝热锅,口蘑肥鸡热锅,口蘑盐煎肉,糊猪肉,清蒸鸭子鹿尾,竹节卷小馍首,匙子红糕,螺狮包子,鸡肉馅烫面饺,咸肉,老米干膳,山药野鸡羹,燕窝攒丝脊髓汤……

时鲜滋养

在古代人看来,虽然自然界向人类提供饮食资源,但将饮食资源变为人们需要的营养时,人的五脏——肝、心、肺、肾、脾要与四时(春夏秋冬)、五味(辛酸甘苦咸)属性相合。

所谓「应季」是指守时令、得节气而生长、成熟的时令蔬果等,这样才能具有自然的清香气息,新鲜营养而富有美味。反之,食不应季,就达不到补精养气、益寿延年的目的。

清 银带盖大火锅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的膳食档案记录了饮食顺应季节变化趋利避害的特点:

春季阳气易外泄,乾隆御膳中就有酸白菜、苹果、醋烹绿豆菜等菜肴,少食辛辣、油腻的食品;

夏季暑热挟汗,容易上火,宜吃凉拌青菜、绿豆粥等清凉苦寒的食品,以清热下泄;

秋季人体内湿热难以排出,韭菜、萝卜及酒炖菜等带辛辣味的食品可以助燥,使人体内的湿气排出,调养清肺;

冬季是全年最适宜食补的季节,羊肉、猪肉、鹿肉等性温热的菜肴可供皇帝进补,以滋阴壮阳。

清 银元宝式如意形足火锅 故宫博物院藏

在不同的季节食用不同的御膳,满足了谷、果、肉、菜的美味,还根据时令、气候对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带来的影响进补,中和阴阳。清宫御膳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在此过程中注意按季节调节饮食,合理搭配膳食,对皇帝的身体健康起到营养调节的作用。

清 银如意形足火锅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乾隆皇帝本人尤其注重节令膳食合理搭配。每年春天榆树发芽,他要御膳房蒸榆钱饽饽、烙榆钱饼;初夏新麦刚灌浆,他又下旨要吃新麦「捻转」,再有瓠子做的「糊塌子」、绿豆面煎饼、黄米糕等,这些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民间粗食,他都会按时应季地吃一些。

银镀金寿字火碗

每到夏季,乾隆皇帝都要到承德避暑。是时正值夏蔬收获时节,新鲜的扁豆、萝卜、茄子、鲜蘑、白菜等令皇帝大饱口福。御膳中更是经常以蔬果配菜,如韭菜炒肉、葱椒羊肉、小虾米炒菠菜、拌王(黄)瓜、鲜蘑菇、水烹绿豆菜、口蘑白菜、炒茄子、羊肉炖窝瓜、山药葱椒蹄子、小炒萝卜、火熏白菜头、菠菜炖豆腐、松籽丸子炖白菜、榛子酱、辣椒酱等。主食中也常见酸辣疙瘩汤、萝卜素面、韭菜馅包子、韭菜猪肉烙盒子、羊肉胡萝卜馅包子、猪肉茄子烫面饺等。

清 紫檀边座嵌木灵芝大插屏 故宫博物院藏

素食养生

清 胤祯行乐图像册 图中的雍正皇帝恍若仙人,表现他祈求长生的愿望

在清代宫廷御膳档案中,还有许多关于清代皇帝在宫内食素膳的记载。如遇已故先帝忌日,宫内各处膳房「止荤添素」,御膳房早晚两膳供皇帝食用均为素膳。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八月二十三日,是雍正皇帝的忌日,乾隆皇帝的御膳是:

*** 饭一品,素杂烩一品,口蘑炖白菜一品,烩软筋一品,口蘑烩罗汉面筋一品,油堞果一品,糜面糕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蜂糕一品,孙泥额芬(即 *** 饽饽)一品,小菜五品。随送攒丝素面一品,果子粥一品,豆瓣汤一品。额食三桌:饽饽六品,炉食四品,共十品一桌。

《清稗类钞》记载了乾隆皇帝在苏州、常州品尝素膳的故事。苏州产的「松花糖菇」,经佛寺僧厨烹制后,清香甜嫩,入口即化,是苏州佛寺素菜中特有的珍品佳肴。乾隆皇帝南巡至此,慕名而来,微服私访,特地到寒山寺去品尝僧厨所烹治的素菜。还有一次,高宗南巡,至常州,「尝幸天宁寺,进午膳。主备以素肴进,食而甘之,乃笑语主僧曰:『蔬食殊可口,胜鹿脯、熊掌万万。』」

应季鲜果

水果蔬菜月份表

皇帝御膳之后,食用应季瓜果,也是清代宫廷的特色。如初夏吃桑葚、白杏、枇杷果;仲夏吃西瓜、樱桃、荔枝、水蜜桃;初秋吃葡萄、山奈子;冬季吃桔子、苹果等。这些新鲜水果,有北方产的,也有南方产的。南方距离北京遥远,而且鲜果运输又困难,但是为了清宫皇帝、后妃们吃上新鲜瓜果,创造了「荔枝连根运输」的奇迹。

明 边景昭 竹鹤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宫廷御膳美馔虽为历代帝王们所享受,但无一不是从民间传至宫廷,是地方名厨的烹饪杰作。可以说,历朝历代的宫廷御膳、皇家菜肴都能代表那个时代中国烹饪技艺的更高水平。同时,宫廷御膳体现出了食物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宫廷御膳的食物保证人体有充足的营养供给,使气血充足,保持五脏六腑功能旺盛,很好地实践了合理安排饮食的养生之道。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文藏】头条号!

万寿圣节与福寿美器|皇帝的盛典(一)

清代攒盘:犹若众星捧月,聚“美”五百年

您的《千里江山图》已全卷打开,请查收

该文章摘选自《紫禁城》杂志APP,欲知晓更多藏品故事请前往应用商店下载。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

宫廷御膳(清代宫廷御膳的养生之道)相关推荐:

贡菜怎么吃(贡菜别再用来下火锅

贡菜怎么做好吃(这才是贡菜更好

勾芡怎么做(勾芡技术有讲究)

狗腿鱼(碰到辫子鱼)

狗鱼怎么做好吃(炖鱼时怎么做没

枸杞叶猪肝汤(春天用这嫩芽煲汤

菇类做法(三伏天多吃蘑菇)

古老肉的家常做法(古老肉的做法)

古老肉的做法(菠萝古老肉一口下

骨汤(熬大骨汤时)